168体育江苏宿迁:1600多名法援律师随时待命
168体育“我把纸质材料需要填写的每一项内容,都列在这张图片里,有不明白的可以问我。”宿迁市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微信,向在外省务工的张女士进行法律援助相关材料的填写指导。
张女士是一位聋哑人,168体育2022年9月份与前夫谢先生离婚时,双方约定谢先生要支付张女士经济补偿金2万元。但对方一直未支付,于是张女士在网上申请了法律援助。
考虑到张女士身处外地,168体育来回的路费对她来说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法律援助中心让她通过邮寄的方式寄来基本材料,第一时间为她指派了律师。
这是宿迁市法律援助机构通过线上平台为群众提供高质量、高效率法律服务的一个缩影。2022年以来,宿迁市线上线下齐发力,不断拓展法律援助服务渠道。在线上开发“宿法通”小程序,通过统一分流、指派、协调非诉及法援业务部门等方式,将法律援助服务送到群众“掌上”。
在线下,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规范化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合理调整基层法律服务机构布局,以村居(社区)调委会为依托设立司法行政服务站。市司法局会同残联、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局等部门制定建设实施方案,对接各级民政部门的帮扶救助中心,建立起乡镇(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96个、村居(社区)法律援助工作联系点1436个。
“我们按照统一标识、统一制度、统一标准、统一流程、统一公示的原则,在各基层法律服务站点将法律援助申请范围、条件、办理流程等公示上墙,还安排专人值班、站点引导,配齐站点软、硬性条件,确保群众申请时能够省时省力。”宿迁市司法局公共法律服务处处长刘举说。
近日,家住泗阳县的李先生因一场交通事故导致受伤,168体育但肇事者却迟迟没有赔偿,宿迁市法律援助中心收到李先生的援助申请后,第一时间在援助律师服务资源库中为其筛选了合适的法援律师。
组建全市共享的法律援助服务队伍是宿迁市提升服务能力的重要措施之一。2022年以来,宿迁市在各法律援助中心开展法律援助律师队伍规范化建设,规范完善队伍建立形式、准入退出机制、指派模式、考核管理机制等内容,通过“区县择优推选、市局审核把关”的形式,持续建强市、县两级法律援助律师服务资源库,以资源共用共享的方式有效解决法律服务区域供给不均问题。截至2022年底,市、县两级法律援助律师服务资源库共招募志愿律师1661名,入库志愿律师事务所315家。
“律师您好,判决下来一般需要多久,需要审批什么的吗?”在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刘先生正通过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进行法律咨询。
“您好,首先,按照法律规定,如果您的案件适用于简易程序……”另一边,值班律师也在为刘先生解答疑惑。
宿迁在全市范围内共投放“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100余台。“自助终端机”将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公证服务、司法鉴定、智能文书等功能高度集成,努力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一屏通办”效果。
“我们组织专职值班律师对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发起的远程视频咨询进行实时接听,‘一条龙’解答,投放的地点都是人流密集的为民服务中心,以求能够将公共法律服务自助终端机的效果最大化。”宿迁市法律援助中心负责人杨子介绍,截至目前,智能终端总访问量突破1万次,接通来电3006个,咨询量3433人次,出具意见书1180份。
60岁的低保户孙先生因一起民间借贷纠纷,来到宿城区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但老人携带的低保证明过了有效期,本着“应援尽援”的理念,中心启动“容缺受理”机制,对该案进行受理、指派,让老人及时得到法律援助。
宿迁市出台《宿迁市司法局行政审批事项实施“信用承诺+容缺办理”事项清单》,推出“容缺受理”工作机制,不断压减法律服务办理时限,实施法律援助15个证明事项,律师、公证等行业36个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
宿迁市还建立起社会救助对象法律援助“申请即办+上门服务”机制。对全市帮扶救助对象申请法律援助免予经济困难状况审查,帮扶救助中心直接受理,并在当日将申请信息推送到法律援助机构。
“我年纪大了,对这些都不懂,要不是镇上司法所发现了我们的困难,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泗洪县界集镇85岁的张老太感激地说。2022年在对全市社会救助对象摸底排查中发现,张老太的老伴、儿子早逝,儿媳妇离家出走,并带走了家里唯一的生活来源低保卡,老人与两个年幼的小孙子相依为命,生活困难。
界集镇司法所了解后,立即帮助老人申请低保账户保全,同时,与相关部门联系,为老人变更低保账户所有人信息,让这个祖孙相依的困难家庭能够及时得到救助。
在大排查活动中,还对发现的非救助对象法律问题及救助对象的非法律问题,一律建档登记,及时分流到相关部门,切实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
以道为常,以法为本。宿迁市司法局将持续发力,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基本思路,不断健全完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服务供给、服务效能、服务支撑等,保障好全市困难群体的合法权益。